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中)【驱动国家】

中国汽车四十年原创

刘朝晖

2018-08-06

我们通常把大多数人买得起家轿,中国汽车市场迈开了准入百姓家的步伐,中国步入汽车社会的趋势性转折阶段称为“汽车元年”。这并不是指具体哪一年,而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导语

【编者按】中国汽车四十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蓝本之一。《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上接: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上)】

市场和消费观的巨变

政策的积极鼓励和舆论方面热情不减的“汽车热”,至少说明了一点:在解决了吃穿住三大基本生活问题之后,解决老百姓“行”的问题急需提上日程;轿车逐渐地而后大量地进入普通城乡居民家庭已到了一个“临界点”。自1994年以来,由于缺乏有力的拉动性商品,消费品市场热点难以出现,以至于出现消费增幅低于生产增长的“滞胀”状态。中国轿车制造行业一半以上的产能放空。中国稚嫩的轿车工业正是由“消费不良”造成的。

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中)【驱动国家】-图1

中国消费者对于家庭轿车消费需求的渴望,最坚实的基础来源于逐渐鼓起来的荷包。如果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说买汽车,一般普通家庭那时连做梦都不敢想。拥有私家轿车,是极少数发家致富的人们才敢做的事。即便是一些当时影响如日中天的影视明星,开上一辆奥拓或者夏利,也是一件很扎眼的事情。不过进入到新世纪后,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转变。

根据国际惯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轿车开始驶入家庭。当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870美元,当时预料2003年可突破1000美元。中国国民经济连续十几年高速发展,城镇居民不仅实现了吃穿住的基本需求,家电用品已基本置办齐备,而且货币、证券、生产资料和不动产等形式的家庭财产大量增加。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95年的29662亿元扩大到1999年的59622亿元,增长了一倍多。当时的数据显示,2001年广州人均GDP达到4586美元,北京为3000美元,上海突破了4500美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2%的大城市消费者五年内有购买家用轿车的打算。

当时,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家庭轿车普及率都在78%以上,而当时中国城镇居民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仅为0.34辆。依照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相互依存的发展规律表明,一个潜在购买力巨大的家庭轿车市场正在我国孕育和成长。2001年的中国,购买一辆适合家庭使用的轿车,成为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中)【驱动国家】-图2

2000年,上海私人汽车牌照开禁,不过是以竞拍的方式进行。中标者不再限于购买桑塔纳,凡符合标准的所有国产轿车均可选购。开禁后的第一次竞拍吸引了来自全国的媒体争相报道,其新闻意义就在于长期被禁锢的私人汽车消费在上海终于可以以这种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化渠道进行。知名汽车行业记者颜光明当时撰文写道:“私人汽车市场的轻微一笑,燃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

价格的因素,也直接推动了轿车进入家庭。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国产轿车价格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国产中高档轿车价格要比国外售价高出一倍。如上海通用别克的国际市场价格是2万美元,而国内价格最高达37万元人民币。与收入水平相比,中国轿车的价格是最高的。从2001年1月1日起,我国再次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这也使人们对国产汽车的价格下调充满了期待。2011年6月,上海通用推出“小别克”赛欧,第一次喊出了“10万元家轿”的口号,使中国家轿入门级从10万起步的概念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国家统计局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当时公布了对北京、上海、广州的900多个普通家庭轿车消费意向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家庭认为家用轿车价格应在10万元以内。

中国家庭轿车元年来了(中)【驱动国家】-图3

也正是在这一年,很多原本价格高高在上的轿车,争相开始降价,以迎合开始启动的轿车消费浪潮。年初,一些媒体为轿车该不该降价、能不能降价的事,争论不休;当某车降价后,常有企业信誓旦旦地表态:它降我不降!可是,国产轿车降价风云说来就来,其幅度之大,令业内人士始料不及。低价车一降再降,有的七八万元的车降幅达20%;富康、捷达最低价跌破10万元,接近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就连新上市的红旗明仕、明仕18分别为16.9万元和15.8万元,比原型车吉星低了4万元。事实说明,之前的价格水平总体上高于消费者的期望,导致消费者产生持币待购的心理,制约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国产轿车有理由降价。入世后,中国必须开放汽车领域,进口车价格会逐步下调,而价格下降,无疑是普及轿车的重大利好。

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也推动着轿车走入家庭的脚步。2000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自有率已超过70%,一个家庭有能力购置住房,购置一辆轿车就更不是什么难事。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感受到,汽车文明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更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生活消费理念的转变。说车、看车、买车、用车成为时尚,似乎离开轿车,生活就淡然无味。整个2001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汽车展览有30多次,这些车展无不以轿车为核心。到车展上沐浴现代汽车文明,让许多人兴奋和向往。


主编点评

汽车元年始于何年?

有关汽车元年的说法不一。那么,何谓元年?

梦与非梦的分野是元年。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汽车元年”。所谓“元年”的涵义,就是指“汽车开始进入家庭”。即家轿。而有关家轿的说法,评定及标准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最终还是落在售价上,但光有价格也难以说服,毕竟正是轿车。说到底,所谓的家轿就是对“买得起用得起”的焦虑,既要有面子又要有里子,还要有含金量。这可能吗?即便是奔驰保时捷把概念变成了样车也被中国拒绝。

事实上,有关家轿的准入,自“产业政策”颁布之后,各种家轿的产品如过江之鲫,浮现出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最典型的有“三五牌”(售价5万元,百公里油耗5升,自重500公斤),还有“三口乐”(专为三口之家设计),以及“小福星”(按家庭出行设计)等,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为何?不是太糙,就是太柔,要不太虚,最终让位于“十万元家轿”的赛欧。尽管一度有人指望过夏利,但最终还是被赛欧抢得头筹,一锤定音。为何?

这是一场对于“面子”的妥协,也是对轿车礼拜的仰视,而不是简单的对代步工具便捷和速度的向往,骨子里是对物质显形的追求,渴望成功和尊重的体现。赛欧为何能成为开启家轿代表?不言而喻,赛欧挂的是别克Logo,分享的是同质同料同服务和同品牌的待遇。从某种角度讲,中国汽车元年起步于“十万元家轿”概念的认可,博得了社会共鸣,背后则是“小别克”的背书撬动了对家轿准入门槛的共识。 这既是对品质标准的要求,也是对消费诉求的表达。所以,我们说,汽车元年是送给新世纪的中国一个礼物并非序言,而是为奋进中的中国装上了轮子。(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刘朝晖,现为上海报业集团《新民周刊》记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事汽车行业报道,曾在《上海交通报》《新民晚报》等多家媒体任汽车新闻记者。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富康 捷达

精彩推荐:

    精彩评论

    忘了爱牺

    2018年08月06日

    中国的轿车普及的是真的快啊,短短十多年就发展到现在的程度真的很困难啊

    姜凯骞

    2018年08月06日

    元年是刚发展的年和公元一个意思

    风起兮云飞扬

    2018年08月06日

    中国汽车用四十年追上了别的国家近百年的汽车发展是

    高山流水

    2018年08月06日

    那时候路上根本就不堵车啊

    水蓝色de梦

    2018年08月06日

    限牌令取消之日,汽车解放之时

    黑色的乌鸦110

    2018年08月06日

    呵呵,这也叫汽车发展

    渔吾鱼

    2018年08月06日

    国家精神

    星空999

    2018年08月06日

    中国的发展真是快啊

    刚子27913283

    2018年08月06日

    买了车不能上牌有P用

    铭传故里

    2018年08月06日

    自从00年之后,中国汽车就开始了井喷式快速发展

    巍巍哎哎

    2018年08月06日

    就像此次方函数

    虎神贾克斯

    2018年08月06日

    还是上海比较有眼光啊,那么早就开始控牌了

    嘎嘎崔

    2018年08月06日

    先鼓励买车再又限牌,呵呵

    超越97782

    2018年08月06日

    改革开放真是利国利民

    小红小绿小桃红

    2018年08月06日

    真是不该推动轿车发展,堵成什么样子了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