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中)【驱动国家】

中国汽车四十年原创

管宏业

2018-07-25

相对于外资品牌和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业无论在产品竞争和市场经验以及消费见识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故面对“狼来了”有着普遍的不敌于人的心理,尤其是习惯了用仰视的眼光看洋

导语

【编者按】中国汽车四十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蓝本之一。《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上接: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

伴随着中国更频繁地登上世界舞台,预言中国的未来走向成为全球经济圈最热门的话题。日本通产省在一份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份额中名列第一。美国经济进而认为,就像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做的一样,中国企业也将攻陷美国。在全球经济范畴内的“中国威胁论”悄然兴起。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中)【驱动国家】-图1

更有幸灾乐祸者。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则预言,中国加入WTO的前5年将会出现4000万人失业,严重的就业压力迟早把这个国家压垮。持此论点的人认为,中国以高投入、低产出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进入死胡同。过去持续了20年的经济增长将戛然而止。

抛去部分别有用心、言过其实的猜测,入世带给中国真正的威胁在于,它有可能杀死刚刚露尖的本土汽车现代化萌芽。

中国自主汽车现代化的难度,比人们预期的大得多。1953年7月15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1956年7月15日,第一辆国产“解放”汽车诞生;1958年5月12日,第一辆国产“红旗”轿车问世。从此,“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国汽车自主之路。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中)【驱动国家】-图2

直至改革开放前,1978年中国生产了21种国产汽车,但年产量还不到15万辆,其中乘用车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数还没有脱离敲敲打打小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以轿车生产为例,1958年中国轿车年产量为57辆,经过20年的努力,1978年中国轿车年产量为3248辆。以至于一位老汽车人不无痛心地说:中国汽车发展了20多年,到头来还是原地踏步,和最初没有本质区别。

直至1984年1月,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成立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这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中外整车合资公司,中国汽车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此后,上汽大众、广州标致、神龙汽车、一汽大众,更多的合资汽车企业成立。在入世前10年,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已经上了几个台阶。1991年,国内轿车年产量为81055辆,2000年超过了61万辆。问题在于,即使是以2000年全国汽车总销量近200万辆来计算,放到全球角度下去衡量依然算不了什么。2000年,仅丰田汽车一家年销量就达到595万辆。中国全年销量不及跨国汽车公司的三分之一。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中)【驱动国家】-图3

规模上不去,效率、成本、经营模式处处保留着计划经济下封闭产业体系的痕迹。2000年之前,汽车在中国不仅是官本位的象征,更是巨额财富与身份地位的代名词。一辆桑塔纳汽车2000,2000年的价格在十六七万元左右,捷达的价格为11万多元,富康接近10万元。如果对当年的10万元没有概念,拿房价做比较就可以知道。2000年,北京市新楼盘销售均价为5722元/平方米。也就是说,两辆桑塔纳的价格能够在北京买上一套房!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中)【驱动国家】-图4

曾有人将当时中国与美国的轿车价格进行比较,同等性能的别克君威,中国售价是美国的2.4倍,丰田花冠是2.80倍。当时的汽车业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封闭自大,暴利销售。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中央政府试图启动内需市场,房地产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汽车作为除房地产外的最大众的居民消费,也被寄予厚望,私人购买量连年翻番。过去被局限在公商务用途的中国汽车,即将进入家用轿车的新时代。

问题在于,奇货可居的汽车,在数十年如一日的封闭式经营以及政策的过度保护下,自身却是千疮百孔、百病缠身。多家汽车老国企在20世纪90年代竟然半年发不出工资。投资过度分散,没有研发能力,销售服务粗犷,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原始状态的汽车工业,倘若任由跨国巨头这样的洪水猛兽冲进来,中国本土汽车全军覆没并不是危言耸听。


主编点评

汽车“入世”激活一盘棋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汽车“入世”反而逆势增长,出现爆发式发展。这是为何原因?有人说,这是得益于有效的关税保护,也有人说得益于市场的需求等。不管这么说,先前听到汽车“入世”,害怕狼来了,惧怕外资车企挤垮中国汽车。事实证明,中国汽车在与狼共舞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学会了市场竞争的套路。

相比较,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老牌汽车产业确实存在很大差距。以桑车引进为例,对标后发现,我们差距何止是三十年,就连对汽车的认知也相距甚远。为什么?提到竞争,我们不仅有产品的短板,还有研发、营销、服务,以及消费观念等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故有人在入世谈谈判中把中国汽车列入“幼稚工业”,说白了,就是乞求保护。当然,除了关税保护之外,中国车企在保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合资和自主品牌的发展,我们积累了经验,有了足够的能力挡住进口,并且顺应了市场需求。这也是不惧狼来了的底气,与之共舞的资本,这就是饥渴的市场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鼓励跨国车企合资造车,放开民营资本造车”走活了中国汽车一盘棋。尤其是非主流汽车的介入,就像鲶鱼激活了“正规军”单一的竞争意识,使一大批汽车企业不得不在市场的大海里学会游泳,不仅适应了在竞争环境下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还学会了用各种方式进行研发和市场运作甚至走出去开疆拓土,不再是单一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发展的“资本+产业”的模式,呈现出“入世”前汽车视域的洞开,柳暗花明。可以看作这是被“狼”逼出来的观念转变和思想解放。(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管宏业,资深汽车媒体人,现任“汽车人传媒”执行副总编辑,从事新闻业近20年。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红旗 上汽大众 广州标致

精彩推荐:

    精彩评论

    徐大江4

    2018年07月25日

    感觉不久的未来中国汽车会像Made in China 一样“占领”世界的,哈哈

    天亮我娶你

    2018年07月25日

    现如今的中国汽车质量已经跟上主流

    破吉

    2018年07月25日

    当时一辆车所能带来的价值远超过车的价格,尤其是在汽车并不多的情况下

    天堂电影院8

    2018年07月25日

    中国的汽车业发展是真的快啊

    鬼娃回上

    2018年07月25日

    中国汽车继降低关税之后希望能够放开改装啊

    贝果哥哥

    2018年07月25日

    感觉中国还是缺少自己的汽车文化

    风起兮云飞扬

    2018年07月25日

    牛逼

    细说楼语

    2018年07月25日

    那时候开上老三样感觉就像是现在开上了兰博基尼一样哦,真厉害

    大学童

    2018年07月25日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必不可缺的环节

    毅片空白

    2018年07月25日

    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就越大

    不停流不停留

    2018年07月25日

    文章倒是不错,只不过懂得人少之又少

    嗳永恒不孤单

    2018年07月25日

    感受到中国汽车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啊

    胡爱明HAM

    2018年07月25日

    不得不感叹中国真的是飞速发展啊,想象一下2000年的时候一辆普通轿车能买两套房,那是奢侈品啊,现在汽车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

    晖之若熙

    2018年07月25日

    压力使人进步啊,中国自主汽车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一定会飞黄腾达的

    吃货小二

    2018年07月25日

    吧重污染的工厂全部搬到中国来支持外企发展,卑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