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驱动国家】

中国汽车四十年原创

管宏业

2018-07-24

相对于外资品牌和合资企业,中国汽车业无论在产品竞争和市场经验以及消费见识等方面都还不成熟,故面对“狼来了”有着普遍的不敌于人的心理,尤其是习惯了用仰视的眼光看洋

导语

【编者按】中国汽车四十年,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蓝本之一。《中国汽车四十年》通过国内40位资深媒体人对我国汽车业改革开放以来的40件大事的回顾和还原,呈现出中国汽车业发展的一段真实历史。全书分为四个版块,分别为“破冰之举”“第一支柱”“驱动家国”“改变格局”。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连载,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

1980年8月26日,合众国际社发布了一条通讯,“中国正在谋求加入GATT(关贸总协定)。”它的依据是,正在日内瓦开学的法语训练班中,有了一位来自中国外贸部的学员。

老牌通讯社的眼光确实犀利,也就是在6年后,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加入GATT。现在回想起来,1980年距改革开放不足2年,国民经济百废待兴,在这个时候主动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确实需要相当的勇气。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驱动国家】-图1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有人猜到了故事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局。从1986年开始,中国随后的入关路程漫长且曲折。1994年,GATT改名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直至2001年,中国终于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入世花的时间更长。当年风云际会的国内外环境,唇枪舌剑的谈判江湖,演绎过太多曲折的故事。中国入世为什么这么难?除了显而易见的讨价还价外,更深刻的原因在于,恐慌、迷茫、不自信,以及国内存在的巨大反对声。

“入世”这个词汇,在20世纪90年代,往往被看作是“狼来了”的代名词。当时国内企业普遍认为,大规模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以后,它们无力直接面对来自国外同行的竞争。特别是在汽车、金融、电信等行业,国内存在着巨大的反对利益集团。他们担心,一旦国外的“狼”来了,自己再也吃不到嘴边的肥肉。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驱动国家】-图2

除了经济因素外,政治原因也一度让入世进程受阻。1999年,发生了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国内出现了巨大的反美情绪。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决策层还是保持了相当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具备坚定改革的魄力与勇气。1999年11月,中美签署双边协议,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现在回想起来,倘若不是1999年顶着国内巨大压力签约,那么在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美国国门大关,如此中国入世很可能就一拖又是数年,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很可能由此改写。结果证明,中国“入世”确实是向世界打开了一扇门。加入WTO,中国经济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汽车保有量节节攀升,外资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品牌汇聚到中国汽车业中,将中国汽车业带入国际竞争舞台。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驱动国家】-图3

除了贸易和经济,通过入世,中国彻底消除了融入世界前的迷茫与不自信,坚定地融入了全球一体化大潮。改革从此不再开倒车。

两难处境

央视经济频道曾在2010年播放过一部纪录片《大国崛起》,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大国崛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处理复杂局面的战略定力;也需要一个改变命理的契机,找准本质变化的起爆点。

现在来看,中国当代史上,2001年便是一个发生了本质变化的年份。这一年的7月13日,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在莫斯科揭晓,当时的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最终当选城市为“北京”时,千里之外的华夏大地举国欢腾,欢声震天。此后一直到2008年,奥运会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上扬的重要拉动因素之一;当年的10月7日,中国男子足球队以1∶0战胜阿曼队,历史性地冲进了世界杯决赛,这被视为中国崛起的又一个象征性事件;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与会国家以全体协商一致的方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WTO的决定。

汽车步入“与狼共舞”时代(上)【驱动国家】-图4

申奥成功、男足出线、加入WTO,一连串的大喜事聚在一起,带给中国人前所未有的兴奋、喜悦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主编点评

汽车“入世”激活一盘棋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汽车“入世”反而逆势增长,出现爆发式发展。这是为何原因?有人说,这是得益于有效的关税保护,也有人说得益于市场的需求等。不管这么说,先前听到汽车“入世”,害怕狼来了,惧怕外资车企挤垮中国汽车。事实证明,中国汽车在与狼共舞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学会了市场竞争的套路。

相比较,中国汽车产业与国外老牌汽车产业确实存在很大差距。以桑车引进为例,对标后发现,我们差距何止是三十年,就连对汽车的认知也相距甚远。为什么?提到竞争,我们不仅有产品的短板,还有研发、营销、服务,以及消费观念等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故有人在入世谈谈判中把中国汽车列入“幼稚工业”,说白了,就是乞求保护。当然,除了关税保护之外,中国车企在保护期间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合资和自主品牌的发展,我们积累了经验,有了足够的能力挡住进口,并且顺应了市场需求。这也是不惧狼来了的底气,与之共舞的资本,这就是饥渴的市场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鼓励跨国车企合资造车,放开民营资本造车”走活了中国汽车一盘棋。尤其是非主流汽车的介入,就像鲶鱼激活了“正规军”单一的竞争意识,使一大批汽车企业不得不在市场的大海里学会游泳,不仅适应了在竞争环境下的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还学会了用各种方式进行研发和市场运作甚至走出去开疆拓土,不再是单一的制造型企业,开始尝试多元发展的“资本+产业”的模式,呈现出“入世”前汽车视域的洞开,柳暗花明。可以看作这是被“狼”逼出来的观念转变和思想解放。(颜光明)

【未完待续。本文节选自《中国汽车四十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主编:颜光明、钱蕾、王从军。撰稿人管宏业,资深汽车媒体人,现任“汽车人传媒”执行副总编辑,从事新闻业近20年。本书全文由网通社首发,也可关注“禾颜阅车”微信公众号阅读。未经同意不得转载。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标签
WTO 大国崛起

精彩推荐:

    精彩评论

    学会放下56

    2018年07月24日

    韬光养晦,前十几年学技术,后三年开始发力

    泽MINAMI

    2018年07月24日

    从全部依赖进口到如今出口的四巨头,不容易

    锋速008

    2018年07月24日

    东方重工业大国第三,中国

    亦夢亦醒

    2018年07月24日

    要像狼跑的一样快

    慵懒一下

    2018年07月24日

    驱动中国生产的是国外无形当中的竞争力

    ycuser10525279

    2018年07月24日

    十年间进步神速

    永不言败1750

    2018年07月24日

    谁的轮子转得快谁发展就先人一步

    潜水舰

    2018年07月24日

    看到领克就明白中国发展是多么的快

    老谭点经

    2018年07月24日

    紧随狼的脚步

    峰华正茂628

    2018年07月24日

    中国汽车代表了亚洲经典的重工业发展史,是厚积薄发的经典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