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德国“三驾马车”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BBA”在国内的品牌效应之大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所体会。有意思的是,随着购车预算的增加,消费者的选择面却越来越窄,大型豪
导语提到德国“三驾马车”可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BBA”在国内的品牌效应之大我们多多少少都有所体会。有意思的是,随着购车预算的增加,消费者的选择面却越来越窄,大型豪华轿车就那么几辆可选,其中奔驰S级作为这个细分市场中的老大哥不断在迎接挑战,在壹玖捌玖年12月的一天,奔驰S级迎来的历史中难得的失败,这个挑战成功的车型就是雷克萨斯LS。
虽然丰田的品牌历史很长,但是雷克萨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年轻的品牌,而且丰田是要从零开始创造一个豪华品牌,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想从欧洲这帮“老贵族”占领的市场中分一杯羹,没点过硬的实力还真没戏。
为了打开欧美市场,时任丰田公司董事长的丰田英二宣布启动F1项目,其中“F”的一种说法是英文“Flagship(旗舰)”的首字母,这个项目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打造一款超越奔驰S级和宝马7系的大型豪华轿车。为了保证计划顺利实施,有超过3900名相关工作人员投入到这个项目当中。1985年,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有450辆LS 400原型车打造完成,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其它公司生产原型车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十辆。如此庞大的原型车数量就是为了能够在全球各个角落进行测试,除了不断调整产品、收集数据之外,这450辆原型车还担负了很重要的宣传工作,那就是让大家能够改变日系车质量不如德系车的印象。
关于雷克萨斯的名称坊间还有很多传闻,不过最终结果你也看到了,这个英文单词就是日本人创造的,本身没有任何意思,不过LS倒是可以理解成“Luxury Sedan”这个词组的首字母组合。在壹玖捌玖年的底特律车展上,第一代LS问世,对于丰田来说,他们是从无到有把一款针对美国大型豪华轿车市场的产品打造出来,因为这款车只搭载4.0L一款发动机,所以只有一个名字——LS 400。这代产品无论是外观设计、内饰风格还是尺寸都与当时的奔驰S级(W126)十分接近,丰田英二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打造了一款有实力和细分市场老大哥掰手腕的车型。
在咱们的传统印象中,日系车的发动机普遍没有德系车“有劲”,只是在耐久度和平顺性上能够小胜一筹。但是第一代LS 400的这台4.0L V8发动机(1UZ-FE)绝对能颠覆你的认知。从账面数字来看,这台发动机最大功率190kW,最大扭矩353N·m,数据处于当时V8发动机的中上水平,其静谧性、平顺性和耐久度实在高的太多,它还蝉联了1998年到2000年的沃德十佳发动机称号。
第一代LS还有一个过人之处,这就是低风阻系数(0.29),在丰田为这款车申请的近300项专利中其中就有一项是空气动力学发动机盖,最终这款车虽然排量达到了4.0L,但是能避开美国当时的高油耗税。在2007版《消费者报告》中,第一代LS仍然在推荐的二手车排行榜中,它的无大修平均里程达到32万公里,可靠性高的吓人。
在壹玖捌玖年12月的一次对比测试中,第一代LS 400击败了包括奔驰S级、宝马7系、捷豹XJ等主要对手,获得了《Car&Driver》杂志年度最佳大型豪华轿车的称号,如果你觉得一本杂志的评测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话,1990年美国大型豪华轿车的销量排行榜中,LS位居榜首。即便是两年之后,LS面对史上最强奔驰S级(W140)——“虎头奔”的时候,也没像其它竞争对手那样一败涂地,而1992年推出中期改款之后,很多细节上的改良让一代LS 400品质再次提升。
前三代LS有一个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十分“另类”的设计,那就是全系车型只搭载一款发动机,比如1994年推出的第二代车型仍然使用了第一代车型的那台4.0L排量的1UZ-FE发动机,动力参数小幅上调(最大功率194kW,最大扭矩366N·m),并且由于整备质量降低了95kg,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有所提高。不过在1995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准备大幅提升关税,这会导致LS售价显著增加,而雷克萨斯当时又不想把核心技术放在海外工厂,因此双方妥协之下的办法就是LS需要“低调做人”。
1998年,第二代LS推出改款车型,4.0L发动机在VVT-i的帮助下最大功率和扭矩都有所提高,而且从4挡自动变速箱换成了5挡自动变速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提高LS的舒适性。
邓轩助理编辑 2018年01月31日
张嘉文高级编辑 2018年01月30日
刘可导购高级编辑 2018年01月16日
0/200